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法鼓山文化館歲末關懷之緣起---從民國45年至今

人窮道不窮
  1956 年(民國45 年),東初老人在北投創辦「中華佛教文化館」,當時台灣物質維艱,每逢新舊年關,老人都會舉辦「冬令救濟」,將募得的白米、青菜、民生用品等救濟北投區的孤殘貧病人家。
  東初老人自大陸來台,沒有多少信眾,本身並不富裕。老人又堅持不辦法會不趕經懺,以致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。但他效法百丈禪師「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」,靠種菜自給自足,多餘的挑到市場賣,也成為救濟貧民的經濟來源。
  東初老人節儉是有名的,他老人家節儉到一小塊豆腐乳要分成兩餐吃;一斤花生米可以吃一個月;兩塊豆腐可以吃一天。自己穿著補了又補的破舊僧衣,最後還可以再傳給徒弟穿。他一個錢也不肯亂用,用意是為道場增產,為施主惜福。省吃儉用下來的錢用來辦冬令救濟幫助窮苦人家,就實現了救濟的悲願。
從慈善救濟到文化到修持
  民國66 年東初老人圓寂,由聖嚴法師繼續冬令救濟的工作。但他認為:「慈善救濟工作為佛教救世濟人的第一步驟……,但僅止於此是不夠的,人除了物質生活的基本需求,更需要精神食糧,所以佛教救世濟人的第二步驟便是要以文化、宗教來澄清他們的思想,來淨化他們的感情,來撫慰他們的心靈,來昇華他們的精神……,更進一步便是教人修行。這三者應如環扣相連,不可有所偏廢。」

TOP